。。。。。

发布内容很杂,不要关注我)

【《默读》长评】The Light.

【写在开头】

  之前就想给这本书写长评了,码了一下午。好长,快五千字,是我写过最长的书评。

  如果你能看下去,那么在此先谢过。

  姑且凭借我个人浅薄的阅历与对这个世界不够充足的热忱——默读。

【关于甜甜】

  《默读》是我第一次接触甜甜的文字。

  刚刚经历过一场大考的那个下午,通过文字邂逅了他们。现在想来,他们和甜甜一样,都是渡着那天太阳的光芒来到我的世界的。

  很早就听说过甜甜在解剖人性方面的独到之处,所以在看这本书的时候几乎是有些忐忑不安。所幸我发现,除此之外,这本书的字里行间都充满了惊喜——她知道怎样笔划达意,标点传情,用我们最喜欢的方式,将最深沉的思想通过舒缓的曲调缓缓送至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无意间减少了思想本身的压迫感,内在的分量却不曾减少。

  简而言之,甜甜的文字有种漫不经心的歪打正着,这种胸有成竹的感觉简直让人欲罢不能。

  “一部好的作品,从来不以两个人的爱情为主要内容的。”——我们甜在这一点上拿捏得也非常出色。

  她知道自己想要表达什么,知道自己为了什么而写作。哪怕在如今纷繁复杂的原耽圈里被捧到如今的位置,也从来不忘低下头——去看脚下的路。

  最后表白我们的普瑞斯特女神,能在光怪陆离的大千世界里遇见你,何其有幸。

【关于主题】

  这本书是我目前为止所看过的,令我情感起伏最强烈的一本。因为甜甜把每一个人物都刻画得入骨三分,就像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

  如大家所见,这本书里无处不是缜密的逻辑与思维一砖一瓦构建而成的,织成的这样一张看似漫无边际的网,网住的是人性。

  闭眼再读,在“人性”这个话题的铺垫下,整个故事实则让我觉得有些压抑,总觉得是一不小心发现了渺小的人们头顶上莫大的阴云,有些避之不及、手忙脚乱,沉沉的压在心头,总要时刻提防着什么时候会有一场始料未及的暴风雨。

  不过也觉得无比幸运,正是因为长夜足够深沉黑暗,才让月亮的存在美得如此惊心动魄,仿若上帝的恩典。就如同在浩瀚的史书中每每看到有人领兵起义反抗残暴的统治时那样荡气回肠,这种感觉的产生是与结果无关的理所应当。

  拿到实体书的时候内心的第一种意识居然是感动——实体书上对题目“默读”的解读居然是“The light in the night”。

  这无疑是一个惊喜了。

  我曾经和朋友聊过这本书,也看过别人的书评,大家的关注点无疑是在曲折的故事情节和人物的分析、舟渡的感情线上。作为一个脆皮鸭文学爱好者,我觉得这没什么不对。

  但关于这本书,这次我想说点别的,也是我写这篇书评的真正目的所在。

  我一直是受粉,有喜欢的角色都想让他被上,但是在这本书里,于我而言,最有吸引力的是骆队。

  甜甜写这本书的时候一直在强调,让我们不要把故事情节代入生活,所以我觉得,书中的案件和人物,都是具有夸张色彩且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以至于我在二刷的时候,除了对罪犯极其扭曲的心理的恐惧以外,浮上心底的居然还有隐约的熟悉感。这是因为,这些人的原型在我们身边几乎随处可见。包括骆闻舟。

  这无疑是一个年轻又不乏实力的人民警察的形象,其中甜甜又加入了另外的元素,骆闻舟就出现在了我们面前。

  “中国队长骆”的人设有点戳少女心——他有着能够单枪匹马手无寸铁的干掉一个足球队的小流氓的热血和实力,而他的满腔温柔能够帮助他屏蔽掉所有的BE选项。

  然而他身上更吸引我的,则是他面对着肩上沉甸甸的责任时,那份勇气和担当。——准确来说,是所有人民警察身上的那份勇气和担当。

  众所周知,警察无疑是一个危险的职业。老杨的那封遗书中,有一句话一直让我印象深刻——“希望它不要给你和欣欣带来危险”。非但自己的安全无法保障,还要担心是否会威胁到家人。

  我注意到,书中的嫌疑人和罪犯们都有一个相同点——都直接或间接表达过自己对于警察的鄙夷和不屑。

  我有些害怕,因为这几乎成了社会的共识。

  这个世界无时无刻不在经历着巨大的变化和动荡,人们的心似乎也开始浮躁、开始惶惶不可终日,继而也就顺理成章地开始互相猜忌、怀疑。

  与此同时,大家开始“理所当然”地开始用自己的行为给予变化和动荡以“正义的反击”。以自以为正义的目光为镊,把“阴谋”嵌入过路之人的每一个细胞里;以自以为正义的语言为刃,将每一颗还滴着赤血的丹心剜出,检查哪一条动脉连接着“不轨”。

  “有些人已经变了。”——可是有些人没变。

  这些人也不被相信。

  所以,这些人就如同不小心落入呈着各种颜料的调色盘的一抹白色,他们往往只有两种选择——心甘情愿地融入光怪陆离,成为他们的一员,即为“同流合污”;或者拼命挣扎,然后成为兵荒马乱中的牺牲品,即为“摧枯拉朽”。

  再说回警察。正如费渡所说:“你们通宵彻夜地查,听完人哭又听人骂,非得设身处地,才能把这案子查下去吧?”对于书中这样的语言和描述,我总是印象尤其深刻。

  正如大家平白无故不会想着见医生,我想多数人也大都不愿意见到警察。而他们总是默默守护在那里,承受着大家的悲痛和愤怒,不发一言。

  可是,凭什么呢?大家萍水相逢,他们不记回报地为大家服务,凭什么还要承受这样的目光和言论呢?

  所以,生而为人,请你善良,请你包容。

  如果说令我触动最深的几个地方,那么陶然第一次当着众人的面生气,那是其一。

  现在想起来也会心有不甘,觉得愤愤不平。作为一个上帝视角的读者,不论是只身闯入贩毒窝点也好,还是不眠不休破获横跨二十年的大案也罢,亦或是多次在人身安全收到威胁的情况下坚持工作,我都能对他的正义感和坚定的信念感同身受。可是当他因为工作受伤住院的时候,也丝毫不妨碍他为这件事“负责”。医院雪白的重重墙壁也不及那些自以为是的人“正义”的滤镜厚,众人的声音不合时宜的统一了起来,见缝插针地往里钻。

  不过我也万分庆幸,有阴影的地方就一定有光。相信小乔儿选择当警察的理由一定感动了不少人吧。所以说警察、医生、老师这种看似吃力不讨好的工作,却很容易让人们心生向往。为什么呢?理由很简单,因为孤身缩在黑暗中的人,很容易被自己心底的光吸引。

  所以感谢这个世界,依然有人为迷失在黑夜里的人提供撑起明天的勇气和力量。

  时常想起刚刚工作的骆闻舟,那时候正是意气风发,他被陶然拖走、指着老太太们骂的时候,我会觉得可爱。

  虽然我们骆队“几乎俊出了青春气”、“说他三十岁有人信,说他二十岁可能也有人信”,但还是不得不承认,岁月还是改变了他。他的棱角和左冲右撞的力气似乎被这样的工作磨掉了,他开始迷恋那个偏安一隅的小角落——一屋,两猫,一心一人。可是那个会在追完小偷后回来在垃圾桶里翻工作证的男孩好像却一直没有走远。

  如今的他,再也不会说出“有本事你就去投诉”这种话了,能不动声色地说出“接受你的建议”的男人,比那年刚刚工作时青涩的男孩多了几分温柔和可靠的安全感。

  文中他两次打断郎乔的有感而发,不是他不懂,正是因为他做警察这么多年,见识过太多的人心险恶,太明白了,反而不愿意去深究。给了这个世界美好的空间和可以拥抱的余地。

  行走在茫茫尘世中,得一人比肩,温柔且坚定。这样的粥粥太好了嘟嘟快嫁!

  再来说一下关于个人对题目的理解吧。

  我们甜甜的题目无疑是很有内涵了,以至于一开始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我个人的理解,可以把它和贯穿全书的一个“终极BOSS”组织“朗诵者”放在一起对比。

  我极其讨厌“朗诵者”这个以范思远为首的邪教一样的组织。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这里的每个人都在盲目信仰着自己心中所谓的“正义”,实则心里装满的却是满溢的仇恨。他们和忘记了顾钊的笑容的范思远一样,被仇恨蒙住了眼,让他们看不清正义的本来面貌。

  我前面写过,书中的人物是具有代表性的,而“朗诵者”中的人们,或许正是那些一意孤行、容易被舆论左右的人。

  因为“正义”,所以不相信正义。忘了凶手,成了“凶手”。

  和“默读”相比,“朗诵”显得有些像是明目张胆的公然挑衅,也更像是一种浮在表面上的仪式。我曾经上课读书的时候走神,回过头来发现自己居然还在读,而读的是什么,却不知道。有些不经过大脑。

  而所谓的“默读”,则是更深入更理性的思考,默读不需要大动干戈地煽风点火,不需要大众的随声附和,是一个人的“工程”。每个人通过默读所得到的东西也可以是截然不同的,它代表了多个角度、全面的思考问题。就像是独自闯入黑暗森林的骑士身上的那种孤注一掷,更需要的是理智和谨慎。

  主题分析就到这里吧。希望我们都能做善良又温暖的人。

【关于感情线】

  虽然前面乱七八糟一通分析以后也许会觉得压抑,但身为一个脆皮鸭文学爱好者,怎么能对舟渡的小甜饼视而不见呢。

  这里简单谈一下大家喜闻乐见的感情线吧。

  二刷的时候觉得开头有点不对劲,也就是嘟嘟有点打算“金盆洗手”的意思。通过前面的只言片语不难看出,我们嘟嘟应该是打算正儿八经开始追什么人了。

  对,那个时候要追的只能是陶然。

  后来也仔细想过关于嘟嘟是否真正喜欢过陶然这个问题,我觉得没有。

  一来,在那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缺爱是难免的,会容易对各种感情没有清晰的界定;二来,陶陶也亲口说过“我知道你不是真的想掰弯我”。所以我认为酒池肉林、万花丛中过的嘟嘟那个时候对“爱情”的定义应该是模糊的,很容易对陶然产生依赖,认为那种感恩就是所谓的爱情。

  其实一开始,我对嘟嘟这种“长得帅、富二代、高双商、超会撩”的人设有些麻木,但是当他为了何母甘愿站在所有人面前展示自己的伤疤的时候,不单单是粥粥,那一刻,我心里那个名叫“费渡”的人突然就活了过来。是的我也爱上他了。

  嘟嘟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人,无疑是粥粥和他的母亲。

  他的母亲给了他在这个世界上得到的最初的爱,骆闻舟给了他再次拥抱这个世界的勇气。

  那首飞进夜色里的歌,让他逼迫着自己成为了一个善良又果断的人。从此有了直面风波的勇气和对风平浪静的渴望。粥粥给了他什么呢?粥粥给了他《五环之歌》的新手机铃声。

  在我看来,“草扎的精神”可以说是对骆闻舟的爱,也可以说,是对这个世界的爱。毕竟谁也不知道,如果他从来没有遇见过骆闻舟,那么在最后一刻他会不会毅然决然地选择引爆费承宇身上的炸弹,一了百了。

  一路的风霜雨雪,世道的人心险恶,都在一人温暖的怀抱里得到救赎,满腔爱意无处安放,只好化作一个热烈的吻,烙印在双方的心上。

  此心怎收?

  何故收呢。你们自己留着吧。

【关于配角们】

1.杨正锋

  这位老刑警的形象也是警察的典型代表了吧。虽然一出场就活在别人的口中,但却丝毫不影响他高大的形象。

  我很喜欢“从一而终”这个词,我知道这很难,所以才更值得尊敬。

  老杨可以说是年轻小辈们的信仰了。而我认为,每一个不忘初心、心存正义的人都是英雄。

2.周怀瑾

  其实挺喜欢周家兄弟的,第一印象就不错。……因为名字好听。

  而且,他们都是敢于为了自己所爱的人而献身的人。

  周怀瑾后面和陆嘉也太可爱了吧!遵纪守法的好公民我觉得我能笑一年。高贵冷艳的精英和温柔细致的大哥哥……反差萌太可爱了!喜欢他!

3.张东来

  突然就想说说这个人。

  故事的最后,恶人都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好人也得到了应得的交代,而张东来呢?

  我一直记得他最后一次去见费渡的时候问的那句话:“我有什么对不起你的地方?”

  “没有。”

  可是张东来应该很清楚,费渡也不曾做错过什么。

  可偏偏那个人就是费渡。是他突然被送到人生地不熟的异国他乡第一个想到要联系的人,是他那些朋友里最看重的人,是他从没怀疑过的人……

  甚至在最后,他还想着把春来集团的漏网之鱼透露给费渡。

  在我看来,这个仿佛全世界出场最好的人,活得最哲学的人,什么都没有做错的人,内心深处柔软的人,当这起大案被掩埋在层层风沙下之后,或许大家都忘记的那一天,他却仍然徘徊在“恨”之间,在茫茫人海里打转。

  那些无缘无故失去的一切,要怎么忘记呢?

  可惜有些问题,本就没有答案。

4.杨欣

  杨欣是全书我第二个想暴打的人(第一个是费承宇让给你们打)。

  荒谬的“正义”不是能够肆意伤害别人的挡箭牌,一句“我不是故意的”在事实面前也于事无补。(这里顺便说一下,小武当时是被一枪穿喉,试问如果真是想吓唬人的话,会往头和心脏附近的位置打吗?)

  她只喜欢陶然,可是那群看着她长大、一个电话就能带着人去给她出头的大哥哥,哪一个不是真心为她好呢?

  原来一个人,是真的可以选择自己往后的路、选择自己将会变成什么样子的。原来融在骨血里的“忠义”是不会遗传的。

 【后记】

  再次感谢每一个看到这里的人,感谢对我毫无条理的逻辑的包容。

  希望每一个人都被温柔以待。

评论(14)

热度(99)

  1. 共2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